当我们相信的时候,我们在相信什么

一个人真正相信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真正的相信,是无所求,在信仰的感化下,通过自身努力,将自己活成理想的样子。 佛教徒不会祈求好运,只会一心向善。梦...

一个人真正相信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真正的相信,是无所求,在信仰的感化下,通过自身努力,将自己活成理想的样子。

佛教徒不会祈求好运,只会一心向善。梦想家不会嘲讽功成名就的他人,只会默默奋斗。那些热爱生活的平凡人,正是因为相信这个世界,才会发现点滴美好。

而那些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人,一开始只不过是听从自己的心。

当我们相信的时候,我们在相信什么

01

我偶尔会反思,在我的世界里面,有多少真实的相信。

排除掉他人强加给的虚假,以及自我安慰般的伪善,还有多少“相信”是真实地被我所相信的。

实际一点看,我相信毕业的时候总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在等着我,又或者我相信只要好好做完手里的项目,领导一定会给我涨工资;虚空一点的,我相信爱拼才会赢,也许还相信美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但当苦难来临之际,这些充当安全感的金属外壳总是轻而易举地被击碎,于是就得立马找来更强大的、值得相信的事物去弥补,就像我们在失败的时候谈“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失意的时候说“低谷的下一步就是上升”,是一样的心理。

我曾问过我一个朋友为何常去拜佛,据我所知,她并非是信教的人。

她说她不信教,但信佛。她信长跪、叩首、抄经的过程能带她抵达心中的平和之境,所以她拜佛,无所求,无所欲,只信万花丛中过,佛祖心中留。

或许这可以解释我所理解的,什么是“真实的相信”,信而无所求,方得自在;信而无所欲,方得始终。

02

当我们谈论相信的时候,是因为相信而实现了目的,还是因为有了目的而选择相信,好像常常是后者占据了更重要的成分。

记得我读小学时,有一年期末考试,大概是因为参加了什么活动,我几乎完全没有复习功课。临到考试的前一天,实在心慌得很,于是在校门口的饰品店买了一条十字架的项链,以求上帝的庇护。大概是觉得还不够,第二天考试的时候,又偷偷拿上了我妈的佛珠手钏,放在铅笔盒上拜了几拜。

结果,我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神明的护佑,那次的考试成绩是合情合理的一塌糊涂,我气得把项链和手钏都扔在桌上,发誓再也不戴了。

后来我妈用这个事情打趣了我很多年:“你呀,又要信耶稣,又要求佛祖,他们就想说,那谁都不要来帮你好了啦。”

当我们选择相信的时候,是对自我欲望的满足也好,是为自己的罪恶解脱也罢,这些相信,都太容易因为一点变故,因为一点消极情绪,就被轻易地推翻。鸡汤熬成毒鸡汤,金句说成烂俗话,其中不无这一层的原由。

而真实的相信,会因这一份相信而心有敬畏,因这一份相信而无有恐怖,因这一份相信而不生怨恨。

对事,对人,都是如此。

03

从一个我们无法清楚记得的时刻开始,我们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圣诞老人,有白马王子,有神奇的小精灵会忽然出现成为我们的守护神。

孩童时代的我们,对于一切都抱着相信的态度,相信神明,相信善有善终,也相信鬼怪,相信恶有恶报。那个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成年人们期望我们去相信的世界。

无法否定的是,相信,常常有一种教化的力量。

这种教化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同样有效。最近有刚上班的朋友跟我探讨集体意识的问题,从小我们就被培养集体意识,从为了班级荣誉争光到公司里对团结合作的宣扬,大抵都是以此为核心的意识灌输。

这些都无可厚非。但让她产生疑虑的是,她所在的项目团队中出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这个时候大家开始自觉地忽视或者掩盖这一错误,她准备在会议上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被“好心”的前辈拉住说:“有些话适合说,有些话不适合说,要有集体意识,和大家保持一样就行了。”

她怒气冲冲地给我发了一大段话,大意是整个项目提交到上一级管理者的时候一定会有大问题,这么显眼的错误,她就等着整个团队挨批好了。

过了几天,她就来跟我探讨“集体意识”的问题了。

原来,上一级管理者变相地表示要大家努力弥补(掩盖)这一错误,不要上报。这次她不再怒气冲冲了,而是严肃地问我:“团结一致地掩盖错误,核算效益的时候又彼此明争暗抢,这就是所谓企业文化里的团结合作精神吗?”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在心里问过这样的问题,我们一直了解什么是集体意识,却从没有认真了解什么是集体无意识,以及在集体中产生的责任分散效应。

当个体的个性被集体的意识所打磨光滑,思考力以及对责任的承担感也会随之流逝。电影《你好!疯子》中,七个人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疯子,而决心做出有序的群体行为,一起大声歌唱、佯作欢乐地跳肚皮舞,哪怕不愿参与其中的人,迫于集体的压力也必须跟着做。

在镜头外的我们,看着这样一群人,在破旧的厂房里载歌载舞,不是疯子,看起来也像极了一群无意识的“疯子”。

与我谈论的这位朋友最终似乎在寻找一种自我的平衡,公司的BOSS经常喜欢用“鸡汤金句”来激励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又学着这些话来激励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再学着这些话来激励自己的员工,看似积极乐观的企业文化,也挺像一种直线式的洗脑。

她自问自答地说:“他们信吗?其实每句话他们自己都不信,但是他们还是会说给自己的下属听,因为这些语言是没有思考力的,它们的作用也不是让你真正相信,而是把你拉到他们的话语体系中,实现管理罢了。”

我笑而不语,听她一点点地分析、碾碎、挑剔再重建。

如何处理个人独立精神与集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这些远比一句简单的“你应该相信”要复杂得多。

在这个世界上,既有你“应该相信的”,也有你“真正相信的”。而人生好像就是在一次次对我们“应该相信的”的怀疑中,确定自己“真正相信的”。

如果把这段过程比作打怪升级的RGP游戏,那么就要在一次次的副本中舍弃掉一些不再有用的角色,找到真正值得重点培养的角色。(我依然抽不到SSR,哭晕在我的阴阳寨前)

从人生的某一个时刻开始,你一定将认真审度你曾经相信的一切,摒弃一些虚假的、一些伪善的,直到找到你值得坚定的“真实的相信”。

04

我相信真实的相信一旦产生,是难以改变的。而唯有真实的相信,才能够称之为信仰。

《罗曼蒂克消亡史》是我心中2016年年度电影排行三甲之一,所以在我得知它的票房截止16年最后一天票房只有一亿多(同期《长城》10亿、《铁道飞虎》5亿、《摆渡人》4亿)的时候,我感到出乎意料,想想却也在情理之中。

它是一部颇显任性的电影,不那么好懂,略有点晦涩。如同电影中袁泉的台词(这句话在程耳的小说中也有原话)——“导演没打算让大家看懂,这是艺术片,是拍给下一个世纪的人看的。”

对于观众来说,这不是一部可以带来大欢笑或大悲伤的电影。对于投资方来说,这不是一部性价比高值得投资的电影。对于市场来说,这不是一部能引发票房轰动的电影。

影视剧行业内,作为一个导演,会被许多人规劝得相信票房、相信市场。但是对于程耳来说,他相信的是什么?

或许就像他为电影同名小说集写的文章,他相信的是——“对得起这碗白米饭”。

“欲望无休无止,但我们要注意吃相,对于这份工作,我们应有起码的品位与现时代的审美,趋于准确的表达,不要让观众在漆黑的电影院里,因我们的草率无知甚至胡闹而感到羞愧。”

直到现在这一刻,我都能清楚地想起章子怡坐在车上,车开在田野里的电影画面,Take Me To Shanghai的旋律还能在耳边环绕。

能在流逝的时光中沉淀在观众心里的,便是程耳的“相信”。

真实的相信,不是别人教育我们应该去相信的东西,而是我们在漫长的自我追寻中,在不断的选择与舍弃中,一直坚持的。

你曾经相信什么,如今不信了?
你曾经相信什么,如今依旧相信?

愿你在谈论相信的时候,心有真实。

艾攸攸。一个有故事的坏姑娘。曾做过杂志编辑。微信公众号:片语PHRAS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