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台开始抢电台主播资源了

2015年的夏季格外火热,网络电台之间的战斗也更加激烈。无论是口水仗,还是业务上。 从2014年底开始,网络电台行业就开始进入了版权之战。为了扩充旗下内容,...

2015年的夏季格外火热,网络电台之间的战斗也更加激烈。无论是口水仗,还是业务上。

从2014年底开始,网络电台行业就开始进入了版权之战。为了扩充旗下内容,蜻蜓FM于2014年底并购国内最大的有声小说版权商央广之声,获得了大量的有声小说资源;2015年7月,喜马拉雅与阅文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获得了阅文集团旗下海量网络文学作品的有声改编权;考拉FM则与酷听听书合作,取得了更多的长音频版权……

从用户量积累上来看,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位于整个音频行业的第一梯队,用户数都达到1.5亿以上,版权基础也相对扎实。但尴尬的是,即使位于行业前列,在商业盈利模式上两家也都不敢放开手脚。“目前行业里最重要的还是发展用户,第二才是发展商业模式。”蜻蜓CEO杨廷皓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商业模式的发展必须基于足够庞大而稳定的用户群体。但无论是PGC还是UGC,单一的路线越来越无法满足网络电台对用户量增长的需求,也不利于后期商业模式的展开。PGC路线的弊端在于,内容生产者门槛较高,普通用户基本仅扮演收听角色,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被调动起来。而UGC的短板则在于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制作标准、更新频率等也不可把控,反而容易拉低用户体验,导致用户流失,广告主也会担心广告投放的精准度会由于UGC平台的低可控性受到影响。

在这个节点上,主播这一灵活性和创造性强的主体就成了音频行业发展的转机。蜻蜓FM COO赵捷忻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版权的确是当下发展的重点,但主播资源的扩充则是为了更好的长远发展。喜马拉雅联席CEO余建军也称,主播目前是喜马拉雅FM发展的核心。

为了获取更多的主播资源,各家平台都表现得不遗余力。蜻蜓FM于2015年6月启动全球播主竞技大赛,并在7月份补办的启动仪式上正式宣布,获得大赛年度总冠军的播主将会获得100万元的奖金和3000万元的推广资源,年度十大主播也将瓜分两亿元左右的推广资源和相应奖金;喜马拉雅FM也在6月份宣布发起“全球华语主播巅峰榜”播客评选活动,并表示在各个榜单获得优胜的队伍将有机会得到来自该大赛专项基金“声音梦工厂”的资金和资源奖励。

大赛和奖金的确能够吸引一大批主播的注意,但后续工作的配合才能够更好地留住主播资源。

根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喜马拉雅FM主要通过一整套服务体系对主播的作品进行操作简化、商业孵化等。比如为主播提供数据分析,帮助其判断作品的欢迎程度、完播率等,方便主播及时作出调整,或者为主播提供宣传策划方案及渠道等。余建军还透露,喜马拉雅FM之所以重视版权,其实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在于服务主播——此前有不少主播会因为版权问题而对作品的上传持有相当大的顾虑。一旦网络电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主播的积极性就能够得到激发。

蜻蜓FM则方面表示,由于蜻蜓FM起家于传统电台,后又增加点播内容,所以首先会帮助传统电台自媒体人学会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做内容,通过数据分析等方法帮助主播找到合适的内容模式,另外还会为部分新的主播提供诸如录音设备、宣传包装等支持。

除了第一阵营,其他网络电台也都开始了主播资源的培养。据了解,考拉FM今年也开始扶持非专业主播;听听FM也通过“众筹主播”的方式,主播可以将粉丝的支持转化为制作节目的经费;荔枝FM则是一直坚持UGC模式,通过提供简易的节目录制工具和展示平台来满足主播的生成内容的需求。

抢夺主播资源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抢夺用户,而用户的积累恰恰是盈利的关键。

根据蜻蜓FM CEO杨廷皓透露,目前蜻蜓FM的盈利主要来自广告和运营商变现。广告模式主要是通过首页显示和音频内嵌入(后期会出现)这两种;运营商变现则主要受益于并购央广之声,用户在运营商平台上订阅有声小说,蜻蜓FM就可以从中分成。杨廷皓表示,这两种渠道的收入贡献各占50%。据了解,蜻蜓FM还在车载后装市场上进行了硬件终端的普及,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500万个设备终端可以收听蜻蜓FM。

喜马拉雅FM的平台收入主要通过广告和硬件的销售。余建军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喜马拉雅FM在广告嵌入方面会尽可能软化,例如段子主播会将广告软植入段子中等,跟主播的广告分成比例为1:1。另外,喜马拉雅还推出有车载硬件“随车听”和专为儿童制作的“故事机”,通过线下终端硬件的普及来获得一定的收益。

如果说版权可以通过“买买买”的方式获得,那么主播资源的扩充或许更需要下大力气来争夺。这个时候,“主播经济”作为“粉丝经济”的延伸,将会对网络电台的未来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