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题记 孤独本是给那些强大的人的,内心强大的人无惧于他人的目光,从不会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感到恐惧;本身能力强大的从不会质疑自己与世...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题记

孤独本是给那些强大的人的,内心强大的人无惧于他人的目光,从不会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感到恐惧;本身能力强大的从不会质疑自己与世界的脱节。而对于剩下的所有人来说,谈论孤独就成了一种奢侈,甚至会被看做矫情的事情。

从最普遍的层面上说,没有人陪伴是孤独,可是无人陪伴应该被分成不同的层次。生活中的无人陪伴,以为有人陪伴却又无人陪伴,甚至是在精神层面上从未有过默契。如此看来,我们过的还真是孤独。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出国的人到最后会得一种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的病,他们在异国他乡夸大了自己的一切,因为独立换了家具而沾沾自己,被自己熬夜赶due感动得不能自已,只是很少人还记得自己白天浪费的时间。从某个角度看来,这种“病”也是一种孤独。他们在远方,失去了所谓的关怀和关注,而迫不得已的吧自己放在一个高高的位置上让自己的空虚去仰视,以从另一个角度享受到久违的目光。他们的病不是自以为多么厉害,却是空虚和寂寞。

中国神话里西天的各路菩萨恐怕都是孤独的。在很大程度上,佛教倡导到了一种慈悲为怀的信仰,这种信仰教导人们心怀善意地对待一切生灵,但在考虑甚至是接受这种教导之前,很多人忽略的是这种想法将信教者剥离出了这个世界。慈悲,是一种宽广的善意,是一种包容天下苍生的善意,更是一种不近人情的善意。这种善意把怀有善意者放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上俯视众生,让那个高处的人看遍世间悲喜,参透人间苦乐,再施舍,再恩赐,得到一个万物美好的假象,可是,那个高处的人呢?他早已被世界隔绝,因为他选择的是一个高度,而并非是一种融合。

由此便想到了《快乐王子集》里的王子,站在高处看着城市里的人们苦闷的生活,由是施舍出自己所有的财富,最后变得黯淡无光。那个王子的各项特征决定了他注定会站在一个真正的高处,他能够清楚地知道尘世间的污浊,却正是因为这种认识和这种高度,他心怀慈悲,在慈悲中失去了“一切之前的东西”。在此,我无法评论这种施舍是好是坏,甚至不能去说,这个王子在最后是满足的还是失落的,只是,他最终一定是孤独的。

但是慈悲,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需要太高的高度,反倒是太过遥远得孤独,而现实的孤独却又太过细枝末节。当我们深陷于眼前的苟且,日常的孤独,是否又会陷入一种叫做自以为自己很可怜的病?毕竟,我们生来就是孤独,毕竟,我们最后都是孤独的人。

最后,用知乎某高赞答案引用的一句张小砚的话以显摆我所谓的知识水平并证明我享受着孤独。
“后来许多人问我一个人夜晚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